yf98🌕
用心工作,用爱生活。回顾我这普通的四年的一缕
第一缕阳光
3月的最后一天,距离上次独自创业过去了9个月。这九个月我第一次正式的入职一个公司,之前还是19年实习那会在一家创业公司。到目前为止:我的职业生涯:19年(中)南京实习,19年(尾)合肥创业,2021年搬到亳州,2022年6月结束,2022年7月开始(深圳)打工仔的生活。2023年4月结束工作。
往后的路还很长,要做的选择依旧很多,在最近4年里,我做了很多次选择,都或多或少的改变了我的轨迹,时至今日,有时候会觉得不可思议,恍惚。很多次抉择都是依靠自己的性格使然,更多时候我是喜欢考虑后果的,时常会陷入瞻前顾后的困局,但是起决定作用的往往是我的冲动决定。让我摆脱了犹犹豫豫。这点我更羡慕萍姐,她表面上做事是不计后果,不考虑太多,实际上奏效的更多的是她的方式(大智若愚呢),我总是后知后觉,完全相反。
我的憧憬
一直习惯于自由的生活,梦想着做喜欢的事,赚到钱,遇到另一半,在安静的小城市安个家。自由要付出一些代价,时间,生活,情感。
不服输的普通人
初中的时候,路边书摊买了一本有关计算的书,开始了我长达十年的计算机之路。依稀记得那会玩电脑只想着去玩4399,甚至关机都只会直接拔电源,还被家长说过好多次。
从书摊的第一本开始,我开始学习计算机,深深陷入,瞬间把小学所想的理想工作(画家)给抛之脑后,感谢第一次学习的语言:C++,让我知道我不是一个天才甚至不是一个有天赋的人,我试图努力理解那些当时对我来说晦涩难懂的语法,也让我知道我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。高中的时候我接触了VB,这真的是一个非常友好的语言,入门简单,上手很友好,很快就可以做出小作品,我想许多人都有过这种感受吧,那种第一次做出东西的感觉。但是我没有深究更多,因为当时我只想逃离应试教育,想离开普通高中,想去职业高中,这是我当时的想法,觉得是通向IT最快的路。高中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喜欢探究问题,但是并不能够很快解决问题。
我意识到自己的问题,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在数学,物理,但是毫无例外,成绩非常差,针对单一问题我总能再花费很久时间后解决,这是我对自己的鼓励吧。而英语,我同样是喜欢去研究语法,几乎不用学,我成绩一直保持中等,直到现在,我也没写过几个除考试以外的试卷或者题目,四六级都是裸考。成绩不出色,但是不至于太过尴尬。这种事情直到现在一直影响着我。
经过一段时间的思想斗争(也有其他原因),我换成了文科,很快成绩就提升上去了。后来因为一些其他原因我离开了学校一段时间,高考前我回到了教室,努力学习,复习,最后因为10分没有过本科线,我报了本地的一所专科院校。与其说10分,不如说是给意志不坚定人的惩罚,我认同这个结果。来到大学并没有想象的美好,只是另一个应试教育,我与专业老师有分歧,我觉得他们过于刻板的教学,无法跟上社会,于是我开始不去上课,每天在宿舍写代码不去上课。
大二那年,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去图书管坐在书架下看各种图书,为此代价就是挂了很多课,因为基本上很少去上课。暑假我开始投递简历,Kotlin Android开发|React前端开发,后来被一家Vue技术的创业公司录取,接到面试当天我就坐高铁带着行李去了外省,我的第一位技术师傅,他并没有过多的问我技术问题,最终就是来了就试试吧,于是我开始了Vue开发。
幸运的人
我是一个幸运的人,我很欣慰自己一路上有很多朋友的帮助,实习的时候我的师傅带我提升了更多的开发技能,也为后来创业埋下了绿芽。实习结束后,我有了创业的想法,书架上开始多了很多新的书,很长时间,我都陷入没钱,没资源的困境。直到某一次碰壁后,我冲动之下去注册了一个公司,但是我其实还没想过做什么。大概一个月时间,我都在想我应该做些什么,当时刚好疫情出来,学校开始管理的严格起来,于是着手写了一个SAAS的web+h5的考勤,最后效果不是很好,告诉我,并不是会写代码就可以做产品的。年底回家,偶然的机会我认识到了另一位朋友杰,(至今他也是我的要好朋友)机缘巧合之下我与他们的业务开展了合作,直到后来全权接管了业务开发做行业服务的软件。
懦弱的行为
我自己是不喜欢去做一些沟通交流的事情的,现在很多人称为社恐? 如果不是必须去做,我不会主动去做这些,安逸的圈子,自己的惰性,也导致了后来的失败。几年期间,我几乎只扩展了几次新业务,我总是归因自己不善言谈,要么是项目太大搞不定,要么是和客户沟通不来,各种理由给自己,想要的自由,如果没有持续的去利用“冲动”去推进,安逸的道路终究是被自己断送。
理想主义者的抉择
学业的选择
创业期间,统招的转升本,我未参加,一直想把学历与能力的差距抹平,最后我面对现实,唯有幸存者偏差可以佐证,可是这不是大多数真正普通人的路。为了证明些什么,我去考了证书,其实从内心自己就没有相信自己的观念。更好的学业仍是我所追求的目标。我要坦然面对差距,得到些什么也会失去些什么。
职业的选择
不管使用的专业技能换了几次,我始终是在程序的路上奔波,不管是实习,还是创业做产品,还是如今在公司带团队做项目,几乎可以肯定的说,我可能更适合待在这个行业,但是这不是我的最终目标。
生活的选择
我很喜欢,有山有大海,想在一个小城市安家,作为一个平原的孩子,广东对我充满吸引力。
自我驱动力的持续性
技术上一路走来,都是兴趣使然,想做些什么,不会就去学,不断回顾自己,作为一个普通人,我做的也许是一些普通事,一些简单的事,小事的累积会有涌现的一天。
总结自己,做出改变,促成下一次选择。
在这篇之上,埋藏了我几年的琐碎岁月中的一缕,或许这就是生活。